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全市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巴運集團積極響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倡議和上級決策部署,聞令而動,動員廣大黨員干部,主動下沉社區一線服務。
巴中分公司:不舍晝夜,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




有這樣一支特殊隊伍——疫情轉運車隊,疾馳于街道,穿梭于社區和隔離點之間,這是戰“ 疫”最前線的“ 擺渡人”。
轉運工作任務重、風險大。24 小時不定時、不定點接收準備出發的命令,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為快速高效分類護送人員到各指定地點,巴運集團巴中分公司、旅游分公司積極參加轉運任務,確保人員得到快速醫治。
駕駛員笑著說:“一旦穿上了防護服,沒有特殊情況,就要堅持到任務結束,中間是不吃不喝的。”“耳朵被防護口罩勒得酸痛,護目鏡和面罩也把腦殼勒得青疼,在脫下防護服那一刻,簡直是如釋重負。”
最長一次,他們連續工作近12個小時。
鏡頭下,這些可愛可敬的擺渡人甚至會有些靦腆,但當任務來臨,面罩遮不住他們的堅定的眼神。
江北客運中心站:“疫”線顯擔當 疫情面前,“江客人”們不退縮、不畏懼,他們協助社區參與執勤值守、防控登記查驗、核酸檢測秩序維護、樓道管理、勸返外出人員……他們當好疫情防控排查員、宣傳員、監督員。在志愿活動中,他們還把多年的客運服務優勢充分用在志愿服務上,耐心細致的服務收獲了廣大群眾的點贊;他們用實際行動助力社區筑牢疫情防控網,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職工李莉華在中壩社區協助核酸檢測、維護秩序、登記居民信息等志愿服務)

(職工李謹在江北臺社區、云屏社區、宕梁社區協助維護秩序、登記居民信息及小區樓道管理等志愿服務)

(職工任萬俸在云屏社區協助夜間執勤、值守等志愿服務)
江北客運中心站已有22名干部職工投入到所在社區(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們繼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江客人”的責任與擔當,詮釋新時代交通人、國企職工為民服務的責任使命和精神風貌。
祥合公司:國企職工的擔當和使命 巴運集團旗下祥合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動態監控室監控員楊小春,因接班職工在家封控不能到崗,他已經連續工作20個小時,卻沒有因為疲憊而影響日常工作。他在做好查看監控視頻、發送通知、糾正駕駛員違規行為等基本工作前提下,定時給辦公區域進行消毒……他說“疫情當下,我更要踐行好一名國企職工的擔當和使命。”


觀音井社區藍灣國際小區,無數個個穿著紅馬甲,帶著紅袖章忙碌的身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志愿者”。今天因為社區工作較多,他們到現在還沒有吃午飯。人群中一眼就能找到他 ,他就是祥合公司職工吳建剛,自從11月中旬疫情爆發以來,他積極踴躍參加社區志愿者服務,協助社區為居民采集核酸、關卡執勤值守、為居家隔離居民送米送菜,什么臟活累活他搶著干。他說:“比起在前線的醫護人員,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
公司機關:向“疫”而行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增強社區防疫力量是筑牢基層疫情防控屏障的重要環節。巴運集團機關黨員干部按照集團公司部署,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火速下沉社區,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協助社區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以實際行動筑好疫情防線。
黨有號召,我必行動!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楊武同志主動下沉抗疫一線,前往小區參與防疫宣傳、卡點值守、秩序維護、物資配送、體溫檢測等志愿服務。“您好!請戴好口罩”“請排隊”“請大家下樓做核酸”......他身穿紅馬甲,文明引導,值守樓院,與志愿者們一起用心用情地織牢小區“防疫網”。

(胡慧倫協助社區做好核酸檢測工作)

(喬君協助社區核酸檢測點位做好掃碼登記工作)

(雷晴協助社區做好小區居民核酸檢測人員統計工作)

(張婷協助核酸檢測點位做好掃碼登記工作)

(孫懿協助社區做好小區居民核酸檢測人員統計工作)
“投身戰‘疫’, 讓我們的青春更加閃耀!”“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的青春最美麗!”這群年輕人,通過各種形式積極投入社區做好疫情聯防聯控等工作,用實際行動傳遞和弘揚正能量,展現了“巴運小青年”優良的精神風貌,譜寫了一段段青春之歌!
還有很多在疫情下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人們。
“戰”疫,巴運人用最簡單、最實際的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在“戰”疫中保“轉運”、做“奉獻”,傳遞巴運“溫暖”、傳承國企精神。